中国社会科学网上海讯(记者 查建国 陈炼)5月9日,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主办的2025年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AI+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在沪召开。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姚玲珍出席会议并致辞,上海财经大学校领导、行业领军企业代表及200余位教师与会,共同探AI时代财经人才培养变革路径。
2025年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AI+课程体系”建设研讨会会议现场 主办方提供
上海财经大学副校长姚玲珍致辞 主办方提供
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魏航作成果发布 主办方提供
“1+10+100+N”AI+课程矩阵发布
姚玲珍从专业方向智能化转型、财经领域模型研发、AI赋能人才培养等维度系统总结了上海财经大学在服务国家教育现代化战略中的创新成效。姚玲珍勉励与会人员,以“共建共享、创新突破、闭环落地”三方面推动教育教学变革,聚焦AI赋能课程重构等核心领域碰撞创新思路;以“学—研—用”一体化教研模式,切实提升AI在课程中的融合度与应用效果;推动实践落地,从课堂设计到效果评估的全流程深度应用,切实打造智能教育新生态。
会上发布了以“1+10+100+N”为架构的创新型课程体系。上海财经大学研究生院院长魏航发布研究生“AI+课程体系”,该体系以“通识筑基、专核强技、交叉赋能、产业驱动”为理念,形成立体化培养架构。
魏航表示,其中“1”门《人工智能前沿与产业趋势》必修课,实现上海财经大学全校研究生AI基础素养全覆盖;同时学校开设“AI大讲堂”,汇聚人工智能领域的顶尖学者、行业领军人物、技术创新先锋及财经科技专家,通过专题报告、技术演示、深度研讨等多样化形式,为师生构建起一座融合理论探索与实践应用、贯通技术发展与社会变革的交流桥梁。“10”门AI核心课由学校数字理工学部核心团队和经济管理骨干教师共同打造,聚焦人工智能基础理论、算法设计、数据处理及财经应用等关键能力。“100”门AI+专业融合课,覆盖经济、管理、文法等学科,由各学院依托自身学科优势结合AI技术和场景应用开设,增强学生跨学科融合能力。“N”个实践项目通过产学研深度联动,打造企业实训营、产业命题攻关等多元场景,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机会,让学生在真实场景中锻炼解决复杂问题的能力。
展示学科前沿成果与教学改革探索
会议围绕“AI赋能教育教学”,邀请产学研领域专家展开深度分享,共同探讨人工智能赋能财经教育的新范式,上海财经大学专家学者也同步展示学科前沿成果与教学改革探索。
上海财经大学数据科学与统计研究院副院长、统计与数据科学学院和滴水湖高级金融学院联聘教授张立文剖析了金融大模型在量化分析、风险预测等教学场景的落地潜力,并系统介绍了全场景财经教育生态的建设构想。上海财经大学实验中心副主任、金融学院副教授谢斐介绍了学校人工智能赋能教学平台,并分享AI重构金融科技专硕教学的全流程实践。上海财经大学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数学学院教授刘可伋则以《现代计算方法》课程为例,演示AI工具如何提升应用统计专硕的算法设计与应用能力,并分享了上海财经大学的AI赋能教学培训方案。
主办方表示,会议通过“产业命题+学术突破+教学创新”的多元对话,展现了AI技术赋能财经教育生态的可行路径,为高校构建智能化、场景化、开放化的新型课程体系提供实践范本,进一步推动专业学位人才培养向“数智融合”纵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