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星期二 |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开展教职工政治理论学习

发布时间:2023-03-02来源: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字体:
[
]

为进一步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加强全院师生政治理论学习,2月28日下午,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特邀复旦大学肿瘤医院(闵行)党委书记冯亮医生作《医心向党 踔厉奋发》主题讲座。学院全体教职工及少数民族学生代表参加了此次政治理论学习,讲座由学院党委书记方芳教授主持。

讲座伊始,冯亮书记讲述了自己从2017年起赴新疆喀什地区医疗援建整整三年的难忘经历。援建期间,他们组团式援建了泽普县人民医院,建立了上海闵行——新疆泽普多学科(MDT)远程会诊中心,并通过该中心便捷实现了多机构、多学科、多专家的全程协同诊疗、教学和科研。多年来,一批批上海医务工作者前赴后继,响应祖国号召,满怀青春壮志,不远万里奔赴新疆,为新疆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在长期的对口援建中,上海援疆医生与当地医护人员和师生携手并肩、共同奋斗,探索形成了“精准援疆”、“团队援疆”、“学科援疆”等系列援疆工作模式,帮助对口援建单位在一些领域填补了空白,带动了学科发展和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培养了一大批当地的教师和医务人员,也涌现出了许多感人事迹。

在冯亮医生援疆期间,他遇到了一个特殊的病患——泽普县的7岁维吾尔族男孩玉米提江(爱称:小玉米)。经检查,“小玉米”患有先天性心脏外置畸形。通过冯医生的努力,泽普人民医院与喀什二院、上海儿童医院,三地医生同连线,通过会诊平台同步传输病例资料以及动态影像,医学专家们为小玉米制定了治疗建议和随访计划。上海儿童医学中心,上海专家团队通过3D打印技术、高分子先进材料为小玉米定制了新胸骨,打造了一面“护心镜”,将这颗缺乏保护的心脏重新呵护起来。在新疆,像“小玉米”这样的病患比比皆是,多年来,上海援疆医疗专家为对口地区的病患筑起了一道生命之墙,让数以万计的病患及其家庭看到了生的希望。

 冯亮医生指出,通过不断的实践和完善,目前上海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援疆模式——“联联看,对对扶”沪疆医疗结对帮扶行动,即在三级层面上通过人才柔性流动完成上海各市级大医院援建喀什二院;在二级层面上利用远程医疗系统由上海区域医疗中心援建县人民医院;在一级层面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对口乡镇卫生院。通过不断的调研、签约、共建,2019年底,实现了上海一个区对新疆一个县所有的公里医疗机构的全覆盖“结对帮扶”。此后,上海援疆资金立项,确保“联联看,对对扶”——沪疆医疗结对帮扶成为制度化、可持续的精准帮扶行动,将持续提升泽普基层医疗服务能级,最终实现各族群众“小病不出乡”。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 一次援疆行,一世援疆情,冯亮医生用这一千多个在南疆的日日夜夜诠释了一位共产党人的使命和担当,正如他自己在报告结尾所说的那样“担当作为,不负人民”是一生准则,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随时准备为党和人民付出一切!

学习感想:

副院长 张熠:冯亮医生个人援疆工作中的点滴经历,令我深受触动。冯医生在讲座中娓娓道来,将一个个鲜活的案例呈现在我们面前。当冯医生讲到新疆边远地区居民在医疗健康中遇到的难题时,我的内心也感到十分揪心难过,当看到跨区域多级医疗合作给新疆广大群众摆脱因病致贫带来的希望时,也深受鼓舞。我本人主要从事社会保障方面的研究,机缘巧合,也有幸参与了一个针对中国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的随机疫苗干预实验中来。慢阻肺是威胁到我国近一亿中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疾病,通过本次讲座以及与冯医生的交流,让我更深深的认识到自己所从事的研究领域的价值以及未来的研究目标。这些研究不仅仅在于科学发现本身,更重要的意义在于通过我们的工作,像冯医生讲座中体现的一样,切实地提升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解决老百姓“急难愁盼”的关键民生问题。

副院长 宗庆庆:听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闵行)党委书记冯亮医生的精彩报告,收获颇丰。冯亮医生是上海市第九批援疆干部, 他用信息化的方式开展医疗援建工作,提出“联联看、对对扶”医疗援建新模式,“联”就是通过互联网“联姻结亲”,通过远程手段看病、帮扶诊断; “扶”就是帮扶,不但要帮扶当地给资源、派驻人,还要授人以渔。依托于这种模式,冯亮医生实现基层的医疗机构结对,将上海的社区和当地受援地区的乡村卫生院一一结对匹配,实践了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冯亮医生通过诸多生动的案例或事迹,讲述了他的援疆经历,令我非常感动,激励我们今后在工作岗位上要不畏艰难,努力付出。

辅导员 丛冠华:2月28日下午参加了冯亮医生主讲的“医心向党,踔厉奋发” 讲座,会上冯院长介绍了自己在2017年起带领上海团队开展医疗援疆的经历,为新疆传播先进理念,提供医疗援建。冯亮医生带领团队齐心协力,在新疆很快就打开工作局面,在新疆开展了多项新技术新项目,在医疗业务、科研、教育方面实现多项突破;冯医生的事迹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援疆计划”给当地人民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彰显了党中央对新疆各族人民的亲切关怀和特殊关照,体现了自治区各级党委,政府的民生情怀。冯医生的故事展现了一名共产党员的援疆情怀,他将党和人民的事业放在心中最高位置,他坚定的理想信念、恪尽职守的优秀品格值得我们学习。

海归教师 穆迪:我参加了由学院组织的冯亮医生的援疆报告讲座。 在听冯亮医生讲座的第一个感受就是务实,除了自己的本职 医院工作还多次开展深入基层的医疗服务,并且给我们讲述了他与患有先天性心脏病的维吾尔族儿童“小玉米”以及其家人之间的感人故事。我的第二个感受就是在工作中要在党的领导下团结协作。冯亮医生首先提出的“联联看”的帮扶理念,其中的一个突破就是依靠党的引领,团结协作的力量结合现代化的手段远程开展医疗服务,这样的成绩绝非任何一个个人可以完成的,因此我在以后的工作中也要时刻牢记冯医生的事迹。将工作落到实处,团结努力奋斗,争取早日成为无产阶级先锋队中的一员,早日加入中国共产党。

教师  唐珏:今天我聆听了复旦大学肿瘤医院闵行分院冯亮医生的援疆报告。冯医生主要围绕过去多年的援疆故事展开,作为一名心外科医生,冯医生响应党的号召,来到祖国边疆地区,为各族人民提供医疗服务,在治病救人的同时也加强了民族团结,展现了中华民族一家亲。聆听冯医生报告过程中,有两件事令我们印象深刻。一是在日常走基层送医疗服务过程中,由于认真细致的工作态度,冯医生发现了一例患有严重先天性心脏疾病的儿童患者。因当地医疗条件有限,冯医生立即通过组织关系将患儿送到上海儿童医院,一个星期后患儿就住院开始治疗,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治疗效果。另一件是上海援疆医疗队在当地新建了一套互联网系统,凭借该系统当地的患者可以通过互联网享受上海医疗专家的医疗服务,而且现在已经基于该系统建立了常态化的诊疗机制,当地居民可以持续享受高水平的医疗服务。这些事迹之所以能够发生,一个根本的原因是党中央对于人民群众身体健康的重视,也是践行一切发展为人民执政理念的必然结果。冯医生的报告,也激励着我们要立足自身岗位,做好教书育人的工作。

 ( 供稿:郑育红、王伏璐  供图:宋雪梅  编审:张勃欣  收稿日期:2023年3月2日)

上财要闻

媒体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