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下午,“2024年上海市外文学会年会暨‘教育强国战略下的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论坛”在上海财经大学圆满落幕。本次年会由上海市外文学会主办,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承办。上海市外文学会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理事及会员代表和特邀代表等近两百人齐聚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大会围绕“强国教育使命——外语学科的角色与担当”“创新外语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智能提升教育——AI助推外语教育质量腾飞”等主题展开热烈讨论,与会专家学者畅所欲言,深入探讨外语教育在数智时代背景下的新使命与新路径,共同为推动外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大会开幕式由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赵珂教授,以及学会副会长、华东师范大学外语学院院长杨延宁教授共同主持。
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曹东勃教授对全体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简要介绍了上海财经大学悠久的发展历程,以及为适应数智时代的新发展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的改革举措。他指出,当下科技变革加速,教育强国是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先导,在此背景下,上海市外文学会积极探索外语教育新路径,将为数智时代外语学科的改革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上海市社联学会管理处调研员卢红青代表社哲联向上海市外文学会年会的顺利召开表示衷心祝贺。她回溯学会发展历程,肯定了多年来上海市外文学会为上海市外语学科发展所作的卓越贡献,本次年会的论坛主题为“教育强国战略下的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路径”,反映出上海市外文学会清晰敏锐的政治站位和响应国家教育战略调整的积极姿态。她相信,本次年会和论坛的召开一定会对上海市外语学科未来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引领作用。
上海市外文学会会长、上海外国语大学副校长查明建教授发布了外文学会年度工作报告,重点强调学会以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为核心,全力推动教育强国理念在外语学科的落地实践。过去一年,学会充分发挥平台优势,组织了多场高端学术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查教授特别感谢上海财经大学对学会工作的鼎力支持,同时呼吁外语教育工作者认清学科发展的紧迫形势,积极拥抱人工智能,提升教学效率、优化教育质量,推动外语学科限时转型升级,为教育强国伟业奋力拼搏,共同为外语学科的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年会颁奖仪式由学会副秘书长、华东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颜静兰教授主持。现场嘉宾云集,共同见证了这一荣耀时刻,既是对获奖者的高度认可,也充分展现了上海市外文学界蓬勃发展的精神风貌。本次颁奖仪式为六位上海市高校专家颁发了“上海市外文学会2024年度贡献奖”,并首次授予叶兴国教授“上海市外文学会终身成就奖”。这一开创性的授奖,是对叶教授毕生奉献外语教育与学术研究的尊崇,为学界树立典范,彰显学会对卓越的不懈追求。这一盛典激励着更多学者和教育者投身于外语教育事业,为推动学术交流、文化传播和教育事业的发展而努力。优秀榜样的引领作用也将助力上海市外文学会将在未来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
颁奖仪式结束后,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祝智庭,上海市外文学会常务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彭青龙,以及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赵珂教授作为专家代表发表了主旨报告。报告分别由学会副会长、上海交通大学外国语学院杨枫教授,学会副会长、复旦大学外文学院院长高永伟教授,学会副会长、上海对外经贸大学温建平教授主持。
祝智庭教授在题为《数智赋能高校外语教育的创新实践》的报告中,聚焦数智时代外语教师角色转型的关键问题。报告通过丰富的案例与生动的演示,从独特的视角提出:外语教师应从“工具人”迈向“文化人”。祝教授强调,要依托数智技术提升学术文化智商(CQ),精研跨文化领导力与国际传播能力培育之道,为外语教育者指明数智赋能背景下的转型方向。他鼓励外语教师突破传统藩篱、迎接时代新使命,引领外语教育迈向新高度。
彭青龙教授的报告《区域国别研究与人才培养是外语学科服务国家战略和时代需求的新赛道》,聚焦全球化背景下区域国别研究的重要性。他呼吁外语学科创新升级,指出教师应率先转型,整合多学科资源,构建“3+2”体系。这一体系不仅为外语学科开辟了全新路径,又为人文学科发展创造林契机。彭教授进一步强调,外语教育应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时代诉求,着力培育复合型人才,提升学科服务效能,为新时代书写外语学科华章。
赵珂教授在《数智时代财经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理念重塑与实践探索》报告中,深度剖析了财经外语教育新态势。她指出,在前沿技术加持下,财经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传统外语教育模式滞后,已难以满足数智时代财经外语教育的全新使命。赵珂教授提出了财经外语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新理念:数智融合推进学科内外交叉发展、数智赋能助力新质财经外语人才培养、数智创新中国经济话语对外传播体系、数智升级区域国别智库研究能级。数智赋能,财经外语勇承使命,既为高校财经教育创新注入活力,又在区域国别乃至全球文明互鉴与经济文化交流等多领域战略中开拓新航道,彰显独特价值,绘就外语学科高质量发展新画卷。
院长论坛环节以“访谈”形式进行,来自上海市各高校的外语专家学者各抒己见,分享了独到的见解。
第一分论坛由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王欣教授主持,上海海事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张滟教授、东华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张曦副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日语系主任杨本明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杨国静教授四位嘉宾参与交流。专家们围绕“强国教育使命——外语学科的角色与担当”这一主题,深入讨论了外语学科如何与各高校特色学科相衔接,在强国教育使命中贡献特色力量。嘉宾们一致认为,外语学科应主动融入教育强国的战略需求,以多学科融合交叉的方式为培养复合型人才注入新动能。
第二分论坛由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副书记、院长高航教授主持,上海电力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陈宗利教授、上海商学院商务外语学院院长段俊晖副教授、上海电机学院外国语学院院长张玉双教授、上海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唐青叶教授参与探讨。专家们围绕“服务国家战略——外语学科的实践与经验”主题展开交流,重点分享了各院校如何结合自身特色,探索特色学科发展和专业建设路径的成果经验。专家们指出,外语学科只有精准对接国家发展战略以及对外话语传播需求,才能在人才培养和学科发展上发挥更大的引领作用,助力提升国际交流与文化传播的核心竞争力。
第三分论坛由上海应用技术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潘智丹教授主持,与谈嘉宾包括上海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副院长孙珊珊副教授、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国际商务外语学院副院长郭义副教授、上海政法学院国际交流处处长欧阳美和教授、上海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宋学东副教授。专家们围绕“创新外语教育——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主题,探讨培养外语高端人才适应国家战略需要的紧迫性、必要性与深远意义。他们强调,外语教育应以新文科建设为导向,从人才培养理念到实践模式进行全面重构与创新,构建更具时代性和前瞻性的人才培养体系。
第四分论坛由上海海洋大学外国语学院党委书记、院长俞渊教授主持,华东政法大学外语学院副院长曹嬿教授、上海中医药大学外语教学中心主任周恩教授、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语言学研究所所长倪锦诚教授、上海财经大学外国语学院副院长郭鸿杰教授参与会谈。专家们围绕“智能提升教育——AI助推外语教育质量腾飞”主题,探讨了AI在学科课程设置、教学资源整合等方面的创新应用,展望了AI赋能外语教育迈向全新发展阶段的未来愿景。专家们一致认为,AI将为外语教育注入科技动力,开辟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外语人才培养新路径。
闭幕式由上海市外文学会副会长兼秘书长、同济大学外国语学院院长吴赟教授作大会总结发言,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院长刘芹教授主持。吴赟教授在总结中指出,上海市外文学会年会始终秉持创新与引领的核心价值理念。本届年会深入讨论了教育强国战略背景下外语教育提质增效的新路径,精准明确外语学科的责任与担当,细致研究了AI时代人才培育的创新模式,为外语教育发展强基赋能、指明方向。
本次论坛紧扣教育强国战略的宏伟蓝图,深入剖析了外语教育如何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径。会议聚焦于外语学科在驱动教育强国战略进程中的核心功能与时代使命,重点探讨了人工智能技术蓬兴的当下,外语教育在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前沿理念与创新实践。此外,与会专家还广泛分享了外语学科如何有效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的具体案例与宝贵经验,是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及全国教育大会各项要求的重要举措。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必将对推动新时代外语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助力教育强国战略的实施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