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与展望——上海财经大学2024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校友论坛顺利召开

发布时间:2024-12-04来源: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

字体:
[
]

12月1日,上海财经大学2024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校友论坛在上海普华永道创新中心顺利举办,本次校友论坛以“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与展望”为主题,邀请国内行业精英和专家等杰出校友代表,积极响应国家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聚焦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热点问题,凝聚各方智慧,共同探讨中国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和策略,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贡献力量。论坛分为主论坛以及财政税收、投资经济和公共管理三个分论坛。上海财经大学校长刘元春,副校长刘庆生,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范子英,校友总会副会长、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校友会会长杨玉成以及来自学院各行业优秀校友代表、全校各专业校友、在校同学等120余人参加论坛。

开幕致辞

刘庆生副校长致开场辞。他向各位来宾表示热烈欢迎,并感谢他们长期以来对学校和学院发展的支持和贡献。他回顾了公管学院在学科建设、学术研究、人才培养、社会服务等方面取得的丰硕成果,肯定了校友们在各自岗位上取得的成就,是学校和学院的荣光与骄傲。他表示,在当前全球形势复杂多变的背景下,如何围绕高质量发展做好本职工作,是我们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次论坛以“新时期高质量发展的实践、路径与展望”为主题,邀请了众多高层次专家,从16个维度对当前热点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具有重大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次论坛的举办将为学院开展理论和实践研究打开新窗口,为学校数字财经战略转型提供新视角。

主论坛由杨玉成会长主持。他热烈欢迎各位嘉宾的莅临和在座师生与校友的积极参与。他表示,论坛召开恰逢上海马拉松火热开跑,论坛所在的举办地是上海马拉松的必经之路,许多校友跑完马拉松之后参加论坛,得到了脑力和体力的双重锻炼,学院校友在健康中促进发展,在发展的同时注重健康,充分展现了上财人良好的精神面貌。

主旨演讲

刘元春校长作《中国宏观经济运行新逻辑与政策新思路》主旨演讲。他首先分析了中国经济从“新常态”进入“新阶段”的变化,围绕目前经济动能转换、产业结构调整、消费活力下降等问题,探讨了中国经济运行的新逻辑和政策设计的新思路,强调了预期管理、资产价格干预、促改革与控风险、稳增长与惠民生之间的逻辑体系等新观念的重要性。他提出,扩内需的关键依然在稳信心、稳预期。稳预期、稳信心的关键在稳定金融价格、稳定资产负债表。刘校长还强调了政策设计的重要性,认为政策建议者需要深刻理解中国当前的时代特性,把握时代脉搏,站在学术前沿,全面重新思考、重新重构,才能建构出有效的政策措施,推动中国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

上海财经大学校董、仙鹤股份董事长王敏文校友作《踔厉奋发,砥砺前行——民营企业要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主旨演讲。作为一位拥有丰富国企和民企经验的杰出企业家,他分享了20年国企和18年民企生涯的感悟。他所创办的两家上市公司,分别涉足高科技半导体和特种纸行业。他认为,民营企业要自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民企在市场敏感性、结果导向、决策效率、生存意识、风控责任、成本控制等方面有诸多优势。他谈到当前民营企业面临多重困境。他表示,民营企业要把握发展方向,聚焦技术创新,坚持长期主义,选择适合自己的发展模式,重视人才激励,严控债务风险,保持清醒的头脑,与政府建立健康和谐的政企关系。王敏文校董还分享了自己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遇到的一系列挑战。他建议民营企业要谨慎对待出海,并强调了核心技术自主可控的重要性。在当前复杂的经济环境下,民营企业要坚定信心,积极应对挑战,实现高质量发展。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院长范子英作《预期管理的财政政策》主旨演讲。他在报告中提出,财政政策在引导预期方面可以发挥重要作用。回顾近年来中国财政政策的实施情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大规模减税和需求侧的财政支出增加,企业和社会的预期不足,导致减税降费和财政支出未能有效刺激经济。他认为,未来几年中国财政政策需要突破传统理论瓶颈,通过政策组合拳来引导预期,并推动财政和货币政策协调配合,以促进经济增长。

联合国贸发会议资深经济学家梁国勇校友作《中国的经济转型与高质量发展:回顾、思考和展望》主旨演讲。他从国际视角和历史维度回顾了中国经济转型的历程,展望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他表示,中国经济经历了从改革开放前三十年的以市场化、国际化、工业化、城市化“传统转型”为主,到2010年来以来消费转型、服务转型、数智化转型和绿色转型“新转型”驱动增长的转变,重点分析了外商直接投资在中国经济转型中的作用及其面临的挑战。他认为,当前中国经济面临复杂环境和多期叠加的新情况,需要提高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的灵活性和兼容性,才能继续推进高质量发展。同时,梁国勇校友建议实施竞争中性原则,促进不同所有制企业公平竞争,并通过提高经济活力、拓展政策空间助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财政税务分论坛

财政税务分论坛由学院校友会秘书长邬咏梅校友主持。她对所有到场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感谢,希望大家能够通过思想的碰撞和交流获得新的启发和激励。

浙江财经大学原校长钟晓敏校友发表了题为《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安全》主题演讲。他表示,高质量发展是体现新发展理念、保持一定发展速度、反映社会主义本质和以安全为前提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发展。围绕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安全如何良性互动提出了自己的看法。他认为,在新的发展阶段,面对国内国际新形势,中国应保持定力,加强粮食、能源、产业链供应链、网络与数据等重点领域的安全能力建设,坚持科技的自主自强,毫不动摇地深化市场化改革和对外开放。同时,政府在制定政策时应注重短期政策的灵活性与制度的长期稳定有效结合,稳定预期,提振信心。

江苏省财政厅原副厅长江建平校友聚焦于《持续拓展六方内需市场和不断优化社会理财机制》主题,详细阐述了环、能、产、农、收、文六大重点问题,并提出全民“宽裕”目标及具体标准。他强调了大数据在未来经济发展中的重要性,提出了对未来大数据发展趋势的思考。江建平校友还讨论了如何通过信息化工具运用、分配规律把握以及理财资源结构变革来实现全民宽裕的目标。他特别提到,希望通过解决民众关切的问题,推动经济社会的有效协调运行。

弘信资本创始合伙人高建明校友在主题演讲《创造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资本市场环境》中,分享对当前资本市场看法。他认为,满足外企和政府投资需求的经济发展模式已无法适应新的发展环境。未来,中国经济增长将以进口替代和创造需求的新质生产力为主。IPO审核理念侧重业绩规模和规范而非充分信息披露,就难以催生更多具有科技创新活力的企业。他呼吁改革现有资本市场制度以适应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要。

普华永道税务合伙人傅瑾校友分享了《高净值人群税务风险管理》主题演讲。她详细解析了近年来高净值人士税务征管的趋势,强调了国际税收合作的重要性,并讨论了高净值人群涉及多国的金融资产税收处理问题。她认为,随着全球反避税机制的加强,高净值人群需要更加重视税务合规,合理规划税务风险。

投资经济分论坛

投资经济分论坛由学院校友会副会长陈铭锡校友主持。陈铭锡副会长欢迎各位校友的莅临,期待和大家共同探讨当前投资经济领域的热点问题和新时期高质量的发展方向。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宗庆庆以《预防性健康干预投资不足的成因及应对》为题进行演讲。他从我国人口快速老龄化以及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等背景出发,从经济学视角分析了预防性健康干预投资不足的原因,并借助多项随机实验数据说明了预防性健康干预投资的高额收益以及可能的应对举措。他提出,我们应结合我国社会结构特征,积极借助健康教育以及行为经济学“轻推”手段,以解决预防性健康干预投资不足的问题。

上海财经大学校董、苏州爱之爱清洁电器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佘自强校友聚焦“制造”二字发表演讲。他深度分析日本尖端制造业和美国创新之路,并以国际知名公司为例,分析其商业模式与人才培养特点,对中国制造业未来的发展方向提出独到见解。他强调中国制造业需要通过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沉下心来实现从中华制造到中华创造再到中华智造的转变。

上海生物医药产业基金总裁刘大伟校友发表了题为《行思并进,打造生物医药垂直领域耐心资本》主题演讲。他介绍了其主导基金的基本情况,深入分析中国生物医药产业当前形势,并展望了生物医药的前景,表达对国家大力扶持的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信心。

上海港城斯南格尔酒店管理有限公司执行董事陈勇校友就《民宿运营及投资模式概览》进行了深入讲解。他分析了国内外民宿行业的发展现状、设计特点、运营模式和投资回报情况,并对未来民宿行业的发展趋势和乡村振兴中的民宿项目提出了深刻的见解。

公共管理分论坛

公共管理分论坛由学院校友会副会长刘璇校友主持。刘璇校友对大家齐聚一堂,共同探讨公共管理领域的新理念、新策略和新实践表示感谢。他认为,此次分论坛旨在促进知识交流,激发创新思维,共同探讨促进公共管理学科发展和管理实践的进步。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冯苏苇作《停车市场化改革与中国实践》主题分享。她首先介绍了中国与世界上其他国家停车难的原因,结合美国唐纳德·舒普教授被誉为“停车圣经”的著作——《免费停车的高昂代价》一书,介绍了停车市场化改革为停车制定合理的价格、将收入返还给当地社区、取消最低停车位数量标准等相关措施,并针对停车问题在协同治理、政策组合、数字化等方面提出了结论与展望。

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张熠作《人口高质量发展现状和展望》报告。他通过生动的数据图介绍了中国老龄化和高龄化程度,从教育、就业、预期寿命、法定退休年龄、生育率等方面分析人口老龄化趋势,提到了人口流动对人口老龄化区域差异的影响,特别分享了团队的研究成果——人力资本中的队列效应,并针对养老金体系和老年照料体系提出未来时间节约型的养老技术愈发重要。

浦发银行呼和浩特分行行长张大伟校友作《绿色金融发展现状和展望》主题演讲,他首先介绍了绿色金融的相关概念和发展历程,从绿色金融到可持续金融再到转型金融,从国际到我国再到浦发银行的绿色金融演进过程。之后他介绍了绿色金融的主要产品及其特点,以及绿色金融发展面临亮点不足、服务普及不足、风险管理不足等挑战,并针对“漂绿”问题作了详细分析。最后,他分享了四个有代表性的案例,并从监管、数智化、风险管理等方面提出了如何促进绿色金融发展的思考和洞见。

本次论坛在大家的热烈讨论互动中落下帷幕,与会人员共同完成了一场思想的马拉松和认知的碰撞。上海财经大学公共经济与管理学院校友会将继续致力于服务校友,促进校友交流,提供分享经验、共同成长的平台,期待更多校友参与到未来活动中,共同书写改革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供稿:尹嘉金(学)、肖广源(学)、胡佳妮(学)、袁彬文(学) 供图:邬咏梅  编审:依子贺  收稿日期:2024年12月4日)

上财要闻

媒体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