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党委副书记、教授陈宏。主办方供图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王禧玉 通讯员 徐圣龙)2018年4月21日至22日,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办的“十九大的世界影响与意义——‘中国方案’与全球治理”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武川路校区召开。来自复旦大学、同济大学、华东政法大学、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政法学院、湖南大学、东北财经大学、浙江财经大学、重庆工商大学、日本一桥大学、英国伦敦大学、俄罗斯圣彼得堡大学、韩国成均馆大学、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乌兹别克斯坦总统战略研究所、俄罗斯克里米亚联邦大学等40余所国内外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从事马克思主义教学研究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研究生共计100余人出席了本次会议。上海财经大学党委陈宏副书记出席论坛并致欢迎辞;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文化软实力研究领军人物、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原副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原主任、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国祚教授出席研讨会并作开幕式主题发言;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教授主持开幕式并作主旨发言。
中央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首席专家、文化软实力研究领军人物、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原副局长、全国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原主任、湖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国祚。主办方供图
围绕“中国方案”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议题,与会学者主要阐述和分析了资本主义的危机问题、“中国方案”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问题以及世界秩序再造问题等。鲁品越教授认为,在全球化时代分析资本主义问题,仍然需要从生产的社会化和资本私人占有的这一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出发,剖析资本主义的全球霸权秩序。章忠民教授着重强调从现代化、现代化道路的比较中去探寻中国现代化道路选择的必然性、现实性和可借鉴性,揭示“中国方案”的生发过程与深刻内涵。日本一桥大学Watanabe Masao教授主要从帝国主义论出发,分析全球化时代帝国主义的庸俗化和美国帝国主义的本质,重点要研究美利坚帝国主义中的金融主义。张国祚教授主要围绕“什么是社会主义,怎么看待社会主义”展开讨论,充分说明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的生机和活力。胡键研究员主要从国际体系的角度展开“中国方案”建设,并回应了霸权问题和软实力建设问题。曹泳鑫研究员重点分析了等级秩序与平等主义秩序之间的关系。高国希教授主要从世界视野阐释了中国的价值建设问题。
哈萨克斯坦欧亚大学副校长、教授Serikzhan Kanayev。主办方供图
与会学者还围绕“人类命运共同体”与全球治理改革、“一带一路”与区域合作发展、全球治理与世界发展新战略、“中国智慧”引领全球治理新模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发展等议题展开深入讨论。学者一致认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性,充分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中国意义和世界价值,“中国智慧”开始引领全球治理探索新模式。与会国外学者充分认同中国方案在引领全球治理方面的角色和作用,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如何加强国别合作实践。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教授章忠民。主办方供图
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章忠民教授进行会议总结,并对与会的国内外专家学者和科研人员无私的奉献表示衷心的感谢,他希望大家进一步围绕十九大的世界意义和影响,尤其是围绕“中国方案与全球治理”说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魅力,为进一步推进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