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学校思政课建设作出重要指示,强调“新时代新征程上,思政课建设面临新形势新任务,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自2023年春季学期起,上海财经大学创新启动“书记双师课堂”,以“一名校党委常委+一名思政课教师”结对授课的方式,常态化推动落实领导干部走进思政课堂、走上思政课讲台,与一线教师共备思政课、同上思政课的工作要求。《上海财经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3.0方案(2023-2025)》明确,要不断充实和拓展“双师思政课堂”工作机制。不断扩大“双师思政课堂”的参与面和参与度,形成全校各级干部带头抓思政课建设、带头联系思政课教师、带头进思政课堂听课讲课、带头进教研室备课研课的工作机制。推进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与思政教师结对,结合分管工作协调推进思政教学、课程思政、实践教学、服务保障等各方面工作。
为更好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上海财经大学以本学期“书记双师课堂”为抓手,以“迎接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 深刻领会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意义”为主题,深化思政课教学内涵建设。本周,副校长陈信元、校党委副书记朱鸣雄、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褚华先后走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双师同堂,共同授课。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历史经纬
5月30日下午,校党委常委、副校长陈信元走进二教101教室,与马克思主义学院曹东勃老师共同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上课伊始,曹东勃老师通过《上周·题外话》环节回顾了过去一周值得关注的重大新闻事件并做了逐一点评,他特别提醒大家关注习近平总书记5月23日在山东主持召开企业家和专家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以及5月27日中央政治局第14次集体学习聚焦“促进高质量充分就业”这一主题的重要意义,深刻理解总书记讲话精神对于就业导向、专业布局调整等产生的重要影响,将个人成长发展紧密融入国家发展大势之中。
随后,陈信元副校长从“为什么要关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怎样理解‘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如何推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三个方面作了精彩解读阐释。陈信元老师以自身参加高考、进入上财学习、工作几十年的感受入手,如数家珍地将上海在改革开放过程中发生的巨大变化娓娓道来,事实表明,改革开放是我们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取得一切成功和进步的一大法宝、关键一招,面对有效需求不足、部分行业产能过剩、社会预期偏弱、风险隐患仍然较多,国内大循环存在堵点,外部环境的复杂性、严峻性、不确定性上升等新问题新挑战,我们仍然需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而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需要特别注重改革目标的总体性、改革领域的全面性、改革机制的系统性。坚持问题导向,深度优化体制机制;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激发社会活力;坚持对外开放,发展新质生产力。
学生感言:
陈信元老师结合自身的成长经历为我们讲述了一堂生动具体的思政课,他是我们的长辈,是改革开放的亲历者,听课过程中令我印象最为深刻的便是陈信元老师讲到中国加入WTO之后他所亲身感受到的一些变化,比如他之前从未想过有一天自己可以拥有一辆私家车,这放在当下已经是司空见惯、飞入寻常百姓家的事情,这说明改革开放真的使中国经济乘风破浪在各方面都得到了质的飞跃。在当下我们仍然要坚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不能停,因为新的时代需要新的开拓进取,新的任务等待我们去进行新的长征,停在成绩的功劳簿上追求安稳只会被时代的列车所抛下,我们必须将全面深化改革进行到底。
——2022级保险精算专业 陈宇博
我一直认为改革就像一场魔术,真的是一场神奇的魔术。因为我爷爷奶奶在农村,小时候听过很多关于改革开放前后农村变化的故事,让我在小时候就好奇甚至是钟情于这两个字。现在改革过去那么多年了,但我们一直马不停蹄、永不停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是要让我们的国家一直充满活力,让每个人的人生更加出彩。陈信元老师说,改革是一种松绑,我觉得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比喻,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也意味着我们要继续攻坚克难,扫除一切不利于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目标的障碍,继续创造新的奇迹。
——2023级金融学专业 梁双幸
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就像陈信元老师所说的提升公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这种感觉是日益剧增的。就像当前我国在工业、制造业领域取得了一些成绩,一些国货也日益受到消费者的认可。这都是我国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巨大成就,在供给端多提供品质好的产品,满足国内消费者的需求,让民众能够在改革中获得真正的红利。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对于老百姓密切关注、影响深远的民生领域难题,必须依靠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来不断巩固和提升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
——2023级金融学专业 罗金金
在全面深化改革中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
5月28日上午,在第二教学楼101教室里,校党委副书记朱鸣雄和马克思主义学院卞梁老师共同讲授《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
上课伊始,卞梁老师首先通过对发展与安全的阐发,引导同学们思考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必要性。
此后,朱鸣雄副书记从三个方面阐述如何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朱老师首先结合自身学术背景,向同学们介绍了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体系,包括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体国家安全观的发展脉络,总体国家安全观的五大要素和五对关系。随后,朱老师聚焦经济安全,强调经济安全室国家安全的基础,只有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才能筑牢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幸福安康、社会和谐稳定的物质基础。最后,朱老师结合同学们在财大的生活学习实际,号召同学们从自身做起,为维护国家安全贡献青年力量,包括学好经济金融专业课,树立金融安全底线思维,扣紧“第一颗纽扣”,提高思想觉悟,坚定“经济匡时”的理想信念。
本次课堂教学不仅让同学们对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概念、范畴、作用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且提高了财大学子对经济安全工作的认知和素养。
学生感言:
今天的双师课堂,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朱鸣雄老师向我们分享了在军队里奋身于保家卫国事业的学长以报效祖国为己任的榜样故事。学长的经历告诉着我们,也要时刻以报效祖国为己任。我们身在国旗下,长在春风里,是幸福的一代,实现梦想的前景无比光明。与此同时,我们也是负有责任的一代,我们要心怀使命,肩负担当,为祖国的建设添砖加瓦,用青春和汗水与祖国一起,创造出让世界刮目相看的奇迹!
——2022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 丁泓月
今天的双师课堂思政课让我收获了许多知识,我深刻认识到了国家总体安全观和“五位一体”总体发展布局对国家以及个人发展的重大意义。无论是在学习还是生活中,我们都要时刻牢记国家总体安全观和发展观,并积极将其融入到日常的行为中,为维护国家安全、壮大国家实力贡献青年力量!
——2022级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 周婉怡
崇德知行、投身全面深化改革伟大实践
5月27日下午,校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褚华来到科研实验楼B116教室的《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堂,与马克思主义学院佘超老师一起为同学们讲授“上财青年的崇德知行”。
佘超老师在课程开始时提出了关于为何公共生活需要社会公德的问题,强调遵守社会公德的重要性。佘老师谈到,作为公共生活中的道德规范,社会公德是人们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应该遵守的行为准则,也是维护公共利益与公共秩序的基本道德要求,其涵盖了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作为一名上财学子,又应该怎样遵守社会公德?在社会中做一个好上财人?褚华老师对这些问题作了富有启发意义的讲解。首先,褚华老师在课堂上向同学们深情讲述了秦健聪、杨玉成、宁久兰三位杰出校友的学习、成长、创业故事。在他们身上,生动体现了上财青年应当具备的优秀道德品质,如“有诚信、有担当、有创新、有感恩”、“有位置、有经历、有故事、有爱心、有规矩”、“爱国、守规则、看大势、勤读书”等。
褚老师的生动讲述,让同学们品读了上财榜样的故事,并从中汲取了杰出校友的道德力量。同时,她的精彩授课也启发着同学们要在校园的生活学习中崇德尚能、知行合一,为共同创建美好的公共生活贡献出应有的上财青年的力量。
最后,褚老师带领同学们一起重温了入校誓词,铮铮誓言在耳边再次回响,提醒同学们要始终牢记入校之时的雄心壮志,积极践行校训精神、传承上财文化,努力成为一个厚德博学、勤学修德的杰出上财青年。
学生感言:
很荣幸聆听了此次的“双师课堂”。在课堂上,佘超老师以公共生活场所应当遵守的道德引入到大学生应当拥有的品质;褚华老师从优秀的上财毕业生入手,介绍了三位具有代表性的上财青年。二位老师的相互配合,让我们对此次主题印象更为深刻,更为我们未来指明了方向。此次课堂采用新的形式,开拓了我们的认知,令我们收获良多。
——23国际金融法 赖薇羽
本次“双师课堂”邀请了褚华老师为我们带来“上财青年的崇德知行”,推动思政课更加丰富多彩。褚华老师通过秦健聪学长的故事启示我们要诚信担当、奋勇拼搏;通过杨玉成先生的故事启发我们要坚持“奔跑”不能懈怠;通过宁久兰学姐的故事启示我们要勇于创新突破,坚持事上练。这启示我们,只有胸怀满腔爱国热忱,才无愧于上财青年的担当与使命。
——23经济法 王关墨
今天我有幸参与了由褚华老师与佘超老师合上的思政课“双师课堂”的学习。通过这一特殊的教学形式,我对“大思政课”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同时也了解了秦健聪、杨玉成、宁久兰三位不同赛道的上财优秀毕业生的独特风采。“双师课堂”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模式,不仅丰富了课程内容,也激发了我对思政课的浓厚兴趣。
——23经济法 高静
本次思政课创新的“双师课堂”形式让我收获颇丰,令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褚华老师把理论与实例结合,讲述了历届杰出上财人在社会各界的贡献,令我无比钦佩。今后,我将以优秀前辈为榜样,为公共生活的美好、公共秩序的和谐、社会公德的建设添砖加瓦,贡献上财人独特的努力!
——23经济法 沈蔚麟
(供稿:佘超、卞梁 供图:谢雅靖、连锲 编审:张勃欣 收稿日期:2024年6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