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呈“宪”|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2023年宪法宣传周系列主题活动风采展示

发布时间:2023-12-06来源:法学院

字体:
[
]

12月4日,迎来第十个国家宪法宣传日和第六个宪法宣传周。为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奋力谱写法治中国篇章,进一步推进中国法治建设,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谋划和组织开展2023年宪法宣传周系列主题教育学习活动。从9月起,学院共开展宪法宣传教育系列活动12场,参与主体涵盖校内师生、社区居民、楼宇白领等,近千余人次加入到宪法学习的热潮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教育和引导广大师生群众深入学习宪法,不断增强宪法素养和责任情怀,从而推动全民大力弘扬宪法精神,建设社会主义法治文化。

预热季|以赛促学,以学促用

1、学院积极组织学生参加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讲宪法”活动“宪法卫士”行动计划,参与率达到95%以上,平均分位列全校首位。通过活动引导学生知法守法、崇德尚法,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高学生宪法意识与道德素养。

2、学院组织筹备第十一届“法援杯”案例分析大赛预选。10月10日晚举办校内预选赛,经过激烈角逐,最终五位同学脱颖而出,组成赛队代表我校参加第十一届“法援杯”案例分析大赛。在决赛中,选手表现十分出色,对赛题中的法律问题进行自主探究,分享自身的独特见解,最终获得优胜奖。以赛促学,让同学们在具体案例分析中深入理解法律条文的适用,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同时促进不同高校间法学学子沟通交流,共同进步。

预热季|在社会实践中,讲好中国法治故事

为弘扬宪法精神,树立宪法权威,学院组织专场报告学习会,邀请法学专家教授和学生面向全校师生,从社会实践这一视角讲授法学入门讲座,讲好中国法治故事,教育引领广大师生知法、守法、学法、用法。

1、举办“社会实践中的法律人”专题讲座

10月17日下午,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朱晓喆教授以《社会实践中的法律人》为题,首先介绍了法律的基本分类;其次,带领大家认识了法律人的主要实践部门和活动,如法律人可以在立法、行政、司法机关工作,可以参加个人司法实践、公益活动等。朱教授结合自己的实践调研经验,讲述了在虹口区检察院挂职副检察长的经验,推动制定了该区未成年人的监护监督的实施意见,对未成年人的监督和保护工作有重大意义。最后,法学院李雪莹、柳锦涛同学分享了法律人暑期实践调研的心得和体会,呼吁大家多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并引用王泽鉴先生的“三点”治学精神:“晚睡一点,早起一点,勉强自己一点”来激励大家。

2、举办“赓续红色血脉,讲好法治故事”专项暑期实践分享会。为了让全校师生更好地了解法学会宣讲团,加入普法宣传、宪法宣传、法学理论宣讲的专业队伍中,11月7日,学院邀请“知行杯”三等奖的几位获奖成员,围绕“潜心理论传播,讲好中国法治故事”这一主题,讲述他们在暑期实践宣讲活动中的所见、所闻、所感进行分享,宣讲会结束后同学们纷纷报名加入法学会宣讲团。

预热季|行走思政,宪法力量

1、“方寸之间,法治之光”邮票背后的宪法故事。

10月26日,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理论中心前往上海市邮政博物馆,充分借助一枚枚精致的“邮票”的特殊载体,挖掘新中国成立以来发行的众多法治主题“邮票”背后的法治故事,宣传和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讲好方寸邮票背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发展历程,感受宪法的力量。形成“行走的思政课——方寸之间,法治之光”的法治宣讲视频,并发布在官方视频账号进行宣传。

活动季|宪法晚诵,传唱诵扬

11月2日晚,上海财经大学法学会带领全校师生手捧宪法,进行诵读,并且进行击鼓传花游戏,依次回答宪法相关问题。在夜色的衬托下,同学们的琅琅读书声更显铿锵有力、激情饱满。在朗诵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到宪法语言是“思想的凝结”,深化了对我国国家性质、政治制度、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及国家机构的认识,坚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过程中同学们传递的不仅仅是宪法,更是对宪法庄严精神的传播和敬畏。

活动季|走进法院,观审学法

“知行合一”,做新时代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忠实践行者,11月25日,学院开展“走进法院”活动,近距离旁听庭审,“零距离”了解法院的工作,与法官面对面交流。庭审过程程序严谨、辩法释理,给大家上了一堂生动的普法宣传教育课。庭审结束后,法官驻留为大家上了一堂“案外人执行异议之诉的程序与实体问题”讲解课程,帮助同学们更加深入地理解和分析案件中的法律问题。

活动季|沉浸学法,凝聚共识

沉浸式学宪法。11月28日至12月7日期间,上财法学会党支部、上财法学会在微信公众号每天以专题推文的形式,从宪法的含义、主要特征、修改程序、具体内容及宣誓誓词等方面普及宪法专题知识,预计共推出10期。宪法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它是其他法律、法规赖以产生、存在、发展和变更的基础和前提条件,它是一个国家独立、完整和系统的法律体系的核心,是一个国家法律制度的基石,深入学习宪法知识,不仅有利于养成依法守法的习惯,也有利于国家的稳定和谐。

活动季|走进楼宇,公益普法

12月1日是环智“公益日”也是瀛东“公益日”,学院联合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志愿者走进静安区天目西路街道环智国际大厦,开展“与爱同在,点燃希望”宪法宣传活动并积极开展“护蕾行动”志愿者招募工作,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共同加入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中来。

“护蕾行动”是由上海瀛东律师事务所于2020年发起,怀着“让天下儿童不再受伤害”的愿景,组建了“护蕾行动”志愿者队伍,依托整合社会各方资源,打造“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未成年人权益保护格局,工作成果入选“2023上海律师行业十大公益案例”,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作为“护蕾行动”的联席单位,提供智力支持,专家、学生志愿者等参与其中。

宪法宣传日|宪法晨读,法入人心

12月4日一早,正值国家第十个宪法宣传日,上财法学会在春晖大草坪进行宪法晨读活动。同学们手捧宪法,跟随着主会场一起诵读宪法,声音整齐有力,神态严肃认真,感情真挚饱满,体现了同学们对宪法高度尊崇的态度,同时也展现出坚定的法治信仰。

宪法宣传周|法进剧目,东吴学范

为迎接宪法宣传周,开展特色宪法宣传活动,学院联合虹口司法局,组织师生编排话剧《最后的亲历者》。该剧以“东京审判”为背景,以向哲浚、倪征燠、高文彬等参加东京审判的中国法律人为原型,叙述了中国法律学者为了揭露日本罪行,深入熟悉国际规则与英美法律,多方面搜集取证,运用法律为中国争取权利,捍卫国家利益的故事。目前该剧正在进行紧张有序的排练,预计将在宪法宣传周期间进行公开展演。

《最后的亲历者》着力于刻画“东京审判”相关人员严谨求实的审判经历与波澜壮阔的内心情感,为我们生动地展开了一幅东吴法律人为国雪耻的壮阔画卷。剧中不仅有聚焦中方检察官仔细搜证,发现日军残暴屠杀平民百姓证据过程的热血时刻;也有聚焦家国情怀,体现主人公对家人、朋友忠厚情感的柔情一面;还有体现历史与现实的交汇,旨在呼吁新一代人传承东吴法律人精神的赤子之心。本剧深度融合历史与现实,紧密贴合“宪法宣传月”主题,将以动人心脾的剧情与真情流露的情感呈现于戏台之上,以飨观众。

宪法宣传周|“弘法致宪,德行安大”宪法游园会

12月1日-7日是我们国家第六个宪法宣传周,12月5日,上财法学会在绿叶步行街举办“弘法致宪,德行安大”宪法宣传主题游园活动。

本次活动在绿叶步行街设置摊位进行宪法宣传学习活动,向上财师生分发宪法红本及宪法相关主题资料,并通过独具特色的宪法周边文创对宪法有关知识进行阐述。各摊位形式各异、趣味良多,吸引了不少来往的同学都驻足观看。

与宪法合影留念的同学络绎不绝,大家都手持宪法,在镜头面前或微笑或严肃,留下自己与宪法法条的珍贵纪念;在宪法周边文创的摊位上,同学们看着精美而颇具深意的文创作品不禁交口称赞;负责答疑解惑的工作人员面对大家的咨询也耐心地予以解释,从国徽、国旗、国歌的规范到我们国家的国体,宪法的发展历程,都一一给出精准的回复。满满的仪式感加深了同学们对此次活动的印象。

(供稿:林习(学) 供图:张熙 编审:谢雅靖 收稿日期:2023年12月6日)


上财要闻

媒体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