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师生热议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

发布时间:2023-10-13来源:党委宣传部

字体:
[
]

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召开,会上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为新时代做好党的宣传思想工作指明了方向。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精神在我校师生中引发热烈反响。

校党委书记许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领导党和人民推进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文化建设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不断深化对文化建设的规律性认识,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推动文化传承、发展和创新,也是高校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而必须履行的一项重要职能。我们要在实际工作中,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同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教育重要论述相结合,在创造性践行党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过程中,特别需要进一步强化学校美育思政育人功能,推进沉浸式美育思政大课建设,将美育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学段,培养博雅审美鉴赏力,激发美育思政创造力,探索美育思政引领的教学实践协同格局。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在大思政格局中提升思想引领力、文化感召力,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学生心坎上。

党委宣传部部长、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曹东勃:在新的起点上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是我们在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把握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之间的关系,也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内在要求。作为高校理论工作者,我们一方面要在明晰中国式现代化历史起点的基础上,注重总结和凝练中国式现代化的中华文明基因。另一方面也要深刻意识到中国式现代化之所以能够赋予中华文明以现代力量,就在于它既呵护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超越,坚持崇高的精神修养和道德追求;又以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和改造客观世界的强大实践力量,克服了单向度依赖“内在超越”传统的局限性、脆弱性。更加需要我们传承伟大社会革命和伟大自我革命的生动实践精神,在全面开展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实践中接续奋斗,不断创造和巩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中华文明永续发展的社会条件、政治前提、制度基础和物质条件,在世俗化时代创造社会主义现代化条件下的高质量精神生活,助力“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的早日实现。

图书馆馆长应望江:习近平总书记在给国家图书馆老专家的回信中强调,图书馆是国家文化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是滋养民族心灵、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场所。大学图书馆作为校园文化和社会文化建设的重要基地,在教育、研究和文化传承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我们要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做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和传播,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主动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谋划和实践面向未来学习中心的图书馆转型发展,充分发挥大学图书馆的文化育人功能,为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做出积极贡献。

人文学院党委书记范宝舟: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理论总结,不仅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而且实现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在新时代的历史性飞跃。习近平文化思想,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带领人民进行文化建设的根本指导思想。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提高文化软实力和国家综合竞争力的根本遵循。在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中,习近平文化思想凝聚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的意志,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一个不断展开的、开放式的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要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持续加强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学习、研究、阐释,并自觉贯彻落实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

     经济学院党委书记林立国: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习近平文化思想精辟深邃,视野宏大,既有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我们不仅要领会其深刻内涵,还必须将文化建设的决策落在实处。作为高校基层党组织,深切感受到了责任之重大,学院党委将深入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结合起来,激励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工作能力本领,担负起宣传思想文化建设使命,为各项工作提供坚强保障;引导师生深刻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大意义、丰富内涵和实践要求,培育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的情怀;积极研判并有效防范意识形态风险挑战,始终保持思想的敏锐性,敢于善于斗争,筑牢意识形态阵地;结合学院工作实际,不断创新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用行动践行新时代文化建设的路线图和任务书。

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直属党支部书记、馆长喻世红:10月7日至8日,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传达了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并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高校档案校史文博工作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档案文博建设方面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内涵十分丰富、论述极为深刻,他提出“档案工作存史资政育人,是一项利国利民、惠及千秋万代的崇高事业”“要加强校史资料的挖掘整理和研究,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博物馆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场所,文博工作者使命光荣、责任重大”等一系列重要论述。学校档案校史文博工作将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坚定文化自信、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大力发挥高校档案馆、校史馆、博物馆及高校文物资源在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作用。

党校副校长、党委组织部副部长王峰: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本次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最重要的成果就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重要传承与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最新实践创新成果。中国近代积贫积弱的国力传导到文化领域,体现为文化不自信或异化为文化自负,国际舆论场上中国形象也存在一定的“他塑”现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对于赓续中华文脉,复兴中华文化自信,提升民族凝聚力具有重要指导作用,对于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具有宏大持久的时代价值,为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目标方向提供了具体路径。未来,学校党校将在教职工和学生入党积极分子班、发展对象班、预备党员班,教职工的中青年干部班、处级干部班等,以及各类专题示范班中,及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努力阐释好蕴含其中的理论和实践内涵,带领师生更好地理解党的最新思想成果。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负责人姜国敏: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重要指示,特别提到了“聚焦用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全党、教育人民这个首要政治任务”,这对于我们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而言,尤其是指明了重大使命和前进方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是研究党的创新理论的重要队伍,又是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主体,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首要政治任务”的要求,既要不断积累对党的创新理论开展研究工作的底蕴厚度,支撑思政教学的理论供给,又要不断在思政教学实践中关注总结青年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关切和困惑所在,在研究阐释党的创新理论过程中明确问题意识和实践导向。其中,我们尤其要着力开设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程,从“首要政治任务”的高度,讲清楚、讲透彻这一新思想所具有的真理伟力,培育其对学生的凝聚力和引领力,为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大局作出我们应有的一份贡献。

校团委干事,学生联合会秘书长史佳晨:我深深认同本次会议提出的党的十八大以来,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之所以取得历史性成就,最根本就在于有习近平总书记领航掌舵,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科学指引。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切实有效指导了匡时校园文化建设和第二课堂学生活动组织管理。近年来,学校聚焦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和坚定“四个自信”,组织开展的大型主题歌会、晚会和高水平艺术专场展演等校园文化活动,大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提供了强大精神力量的有利文化条件。

下一阶段,我将在校园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自觉贯彻落实到第二课堂学生活动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之中。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蔡煜: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新发展阶段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指明了方向,是我们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根本遵循。思想文化工作既是社会治理的重要内容,又是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民族复兴的重要保证,又是对国家安全的贯彻和落实。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人难以自信自立,一个没有文化根基的民族难以自强和赓续,一个没有共同信仰的国家只是一盘散沙。此次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我们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出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基要求,为把握新的历史起点上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应对时代命题的文化解答,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化建设的经验总结,是对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进一步深化。我们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的指示精神,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让民族一体的文化认同“落地生根”,为民族复兴积蓄不竭的精神力量,让系统谋划、战略部署的宣传思想文化之“工笔画”,成为凝心聚力、长治久安的中国式现代化之“大写意”。

马克思主义学院2023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陈冬阳:习近平总书记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提出了“新的文化使命”“首要政治任务”等论断,并要求从七个方面着力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集中呈现的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意涵。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规律的认识达到了新高度,并且是一个开放发展的科学思想体系,必将随着实践深入不断丰富发展。新时代新征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战略机遇和风险挑战并存,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宣传思想文化工作就必须有新气象新作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正式提出适逢其时,是指引我们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根本遵循。我们当代青年学子,特别是我作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现在的学习者、未来的工作从事者,更要不断学习领悟习近平文化思想,增强做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能力本领,提高工作质量效能。

人文学院2023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周勇: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支撑。习近平文化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创新和突破,体现了对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的部署要求,进一步彰显了文化自信的深刻意蕴。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有利于进一步坚持和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文化建设工作的全面领导,有利于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有利于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全面发展,有利于全面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对于我们博士生而言,要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学习生活和科研工作之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文化自信,坚定理想信念,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发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努力成为担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青年。

人文学院2023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崔婷婷:“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事关党的前途命运,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习近平文化思想是新时代党领导文化建设实践经验的最新理论总结,是必须深入学习领会和坚决贯彻落实的。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道路,在建立文化自信的基础上,文化宣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曾说过的那样“坚守中华文化立场,提炼展示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和文化精髓,加快构建中国话语和中国叙事体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作为一名博士研究生,应该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勇于创新,具有一种思想文化宣传的使命感,提升自身能力,在自身研究领域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济学院2022级经济思想史硕博(硕士)唐文迪:本次会议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会议最重要的成果是提出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中国经济思想史方向的学生,我内心振奋。从“四个自信”到“四个坚持”,从“两个结合”到“第二个结合”,从“人类命运共同体”到“人类文明新形态”等耳熟能详的领航名词,我们体悟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文化篇的形成。“文化的力量,或者我们称之为构成综合竞争力的文化软实力,总是‘润物细无声’地融入经济力量、政治力量、社会力量之中。”因而“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文化安全、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习近平总书记在2005年和2021年的这两句话自成逻辑链条。而本次会议提出的“七个着力”中“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更是给予我辈学人的前进定力和时代舞台。

经济学院2020级经济思想史硕博(博士)涂冰:文化乃国家之灵魂,核心在于民族内在精神积淀。文化自信为国家与民族发展提供基础、广泛、深厚的自信,乃其最根本、最深刻、最持久之力。日前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文化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在新时代文化建设方面阐述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这是对现实层面重大而紧迫文化问题的系统性反思与回应,与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探索的深化相一致。总书记强调,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是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党的二十大报告从五个方面明确推进文化自信自强和铸就社会主义文化新辉煌的重要方向,这体现了党一直以来对文化建设工作的重要关切与规划部署。习近平文化思想是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和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经济学院2023级经济思想史硕博(博士)郭梦婷: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关键时期,对于百年大党而言,宣传思想文化是为国家立心、为民族立魂的工作,习近平文化思想生动折射着我们中华民族坚定的文化自信,也将赋予中国人民更多破局前行的勇气。会议将“明体达用、体用贯通”八个字作为对这一思想重大意义的总结,无疑引发了我们更多的思考。“体”指本体,即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价值观念、优秀文化,亦指科学的思想理论;“用”指实践。这八个字旨在将经义与治事有机结合,阐明了理论指导实践的重大意义。因此,这一重要思想既是在个体层面指引前进的方向指南,也将汇聚成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精神力量和有力文化支撑。

(编审:张勃欣  收稿日期:2023年10月13日)


上财要闻

媒体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