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就是力量——解码行李搬运中的“劳动教育”

发布时间:2022-06-03来源:武东路校区疫情防控专班

字体:
[
]

武东路校区需要进行行李寄存的学生数量是390人左右,平均每人有4-5件行李,总数是2000件左右。每个行李包的平均重量是30-40斤,重的上百斤;大的有床垫、书架、椅子;零的有细碎杂物;散的有锅碗瓢盆。需要搬运寄存的行李总重量在8万斤左右,也就是40吨,这差不多等于一架波音737-800飞机的自重。

武东路校区疫情防控工作专班成员、武东路校区宿舍园区片区长、学生行李搬运志愿队队员;学校进入疫情防控期以来,外国语学院副书记赵蔚老师和其他老师一样肩负数职,恨不能生出三头六臂。眼下学生行李搬运寄存的需求摆在面前,网格化管理要求网格间不能跨越,这意味着无法依靠学生自己搬运更无法寻求其他片区的支援,所有搬运和寄存的工作,都需要在武东路校区有限的条件下来完成。开篇的几个数字在赵老师的脑海里闪动,要在武东路校区搬运约等于一架飞机重量的行李物品,这个工作任务的艰巨性不言而喻。为学生解决后顾之忧、让学生能安心回家,是武东路校区义不容辞的任务。接到任务后的当天,在武东校区专班工作例会上全体专班成员展开了认真地讨论,在组长常务副校长徐飞和副组长刘莉亚老师的指挥下进行了周密的工作部署。

    

怎么搬?搬到哪里?从问题入手武东路校区专班迅速抓住两个最大的困难:运力和场地。扩大运力就需要团结校区所有教工的力量;扩充场地则需要协调校区各学院的场地,两者结合打开双翼才能让总重约40吨的学生行李从宿舍“飞”到寄存地点。第一天,赵老师和同是校区宿舍园区片区长的韩云炜老师带着武东全体驻楼辅导员以及校区、专班的老师们率先投入到行李搬运的工作当中,这次搬运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结束后每位老师都精疲力尽、累的说不出话来。与此同时,在副组长刘莉亚老师的指导下,教工志愿者搬运队迅速组建了起来。从第三天开始,教工志愿者搬运队迅速加入到每日的搬运寄存工作当中。赵老师说,教工志愿队的加入让行李搬运的效率明显提高,原本用时两个多小时才能完成的搬运减少到不到一小时就可以完成,并且多次突破半小时左右就能完成。

在这个过程中,教工志愿队队员们不论自己是教授还是院长,男老师还是女老师,都变身成为学生行李的“搬运工”,全身心地投入到行李搬运寄存的工作当中,眼前只有不断填满的厢式货车和手中拎起放下的一件件行李,齐心协力地为学生解决现实困难。赵老师说,虽然大多数学生没有亲眼看到行李搬运寄存的全过程,但是其中令人感动的时刻却有很多。有几次志愿队员们搬完之后还意犹未尽,询问还有吗?可以继续搬!压力与感动并存,艰难和坚守同在,老师们合力出击不但加快了搬运寄存的效率,而且在其中体验到了劳动的快乐,激发出了彼此间浓厚的“战友”情和温暖的师生情。

五月的天气阴晴变化,老师们服务学生的初心却坚定如一。韩老师是教工志愿者搬运队的常驻队员,韩老师说如果遇到下雨的情况,为了保证学生行李不出现渗水损坏的情况,搬运中会直接将行李从学生所在楼宇的门洞点对点运送到货车里,然后再运到需要寄存的场地,整个过程中尽量保证学生的行李不沾地面、不沾水,正是无数这样的细节汇聚成了学生们大大的安心。

正如韩老师所说,劳动教育既是对学生的教育,也是对老师们的教育;这次行李搬运寄存的过程,不仅是老师们践行劳动教育宗旨的最好体现,而且是老师们通过言传身教为学生树立良好劳动观点和劳动态度的最好证明。我们没有可以穿梭时空的任意门和可以变出一切的百宝袋,能“变”出所需所用的物品和让一日三餐每日定时出现在我们面前的,是无数在背后默默付出的志愿者们。学生们需要搬运寄存的行李虽然和飞机一样重,但是它们却无法像飞机那样自己起飞,能让约40吨重的行李“飞”起来的,是投身到学生行李搬运寄存工作中的每一位老师。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执着、坚守和初心汇成一股不灭的暖流,托举着学生的行李“飞”过物理的阻隔抵达寄存室,未来这股暖流也将托举着每一位学生在更高更远的天空自由翱翔。

(供稿、供图:杨雄、林晖 编审:王雅静 收稿日期:2022年6月3日)


上财要闻

媒体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