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调查(17)|创业之路,风雨兼程:从搬砖工人到企业家

发布时间:2016-10-24来源:上海观察字体:[]设置

千村调查是上海财经大学以三农问题为研究对象的大型社会实践和社会调查研究项目。今年主题是“中国农村创业现状调查”,希望通过对中国“千村万户”的调研,挖掘出影响中国农村创业活力的关键性因素、确定农民创业企业的成长路径,涉及21个省、市、自治区的30个县。目前,各定点调研小组已经完成了艰苦的实地调研工作。在几天的调研过程中,大学生队员们在老师的带领下结束了这在广袤田野中生动的一课。在此精选的一系列调查手记中,他们共走访了10个乡村,了解了农村的真实面貌,在与村民们深度访谈中记录下点滴体会、感悟与思考。

段剑华,本是一个普通的搬砖工人,通过一步步的辛苦打拼,如今已成为了江西上饶余干县石山村一个小有名气的企业家。他用十几年的年华,书写了一个平凡工人创业的不平凡故事。

打工起步,收获人脉

    1999年,18岁的段剑华出门打工。初次离乡的他既没有较高的文化水平,也没有掌握专业的技能,只能到福建厦门的一个建筑工地上搬砖。那时候的他,平均每天工作11个小时,但酬劳却仅有20元。这样只靠体力的工作十分辛苦,让他不由地开始思考自己未来的方向。

    艰苦的条件激发出了段剑华的斗志,在大城市打工的三年也让他接触到了更多不同的环境,发现了更多的工作机会。2002年,21岁的他换了份不那么耗体力但需要更多耐心的工作——做创可贴的推销员。这份工作要求他每天在外面跑业务,需要与不同的人见面打交道,推销创可贴。当时的他拿推销创可贴的提成,平均一个月能有3000元的收入。这个工作经历大大开阔了他的视野,丰富了他的营销经验,同时也让他认识了更多的人,为他的创业打下了扎实的人脉基础。当然他也积累了10多万元的资金,这些便是他之后创业关键的本钱。

首次创业,攻克难关

    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让他选择了面具这个行业。他在看电视时发现外国人的舞会上时常有很多人戴着舞会面具,这让已经积累了几年营销经验的他敏锐地发现了其中的商机。他立刻在网络上查询了大量相关资料,同时也立即咨询了不少相关人士。结果他发现做面具确实可以获得可观的收益。他心动了,下定决心要抓住这个“赚钱”的机会。于是,他拿着打工积累下来的钱,开始了自己的创业之路。然而,创业之路的开启并非一帆风顺,这其中必然有许许多多前所未有的困难,需要段剑华这位“创业初学者”一点点地翻越攻克。当笔者问起他创业初期遇到的困难时,他没有立刻回答,只是低下头,皱着眉,仿佛又回想起了创业时的辛酸与苦涩。过了一会儿,他抬起头,带着悠长的眼神缓缓地说:“最初,我也遇到了创业中最常见的三座大山:资金不足、技术缺乏、交易渠道找不到。”

    首先,最迫切的是要解决资金不足的难题。要知道,创业仅用段剑华自己攒下的10多万元是远远不够的,买一台机器就要几万,更何况还要支付房租、员工工资等等。那时他因为缺乏银行借贷知识和获得银行贷款的条件,并没有去银行借贷。于是他到处向亲朋好友借钱,勉强可以维持工厂的开销。考虑到自己的资金水平,他告诉自己“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当时他的计划是先让工厂初具雏形,然后再以滚雪球的方式积累资金,扩大生产规模。

     接着就是技术难题。虽然在中国面具需求量不大,但这个行业的竞争仍然激烈,要想轻易获得其他面具厂的工艺技术是不大可能的。于是,他想到了一个学习技术的方法,并称之为 “卧底行动”。他找到几个自己信任的员工,派遣他们去其他面具厂工作,在工作的同时好好学习那里的加工技术。加工面具的技术并不属于高技术,很容易被复制。几个月后, “卧底”员工圆满完成任务回到段剑华的厂里“待命”。此时,技术难题也解决了。

    最后是交易渠道的问题,这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收入,是企业的发展命脉。面具做出来了,也加工好了,那么销售给谁呢?应该怎么销售呢?就在这些问题出现的时候,段剑华之前打工跑业务的经历发挥作用了。他利用自己广泛的人脉资源,找到了第一个买家,然后通过这个买家找到了更多的销售渠道。渐渐地,他打开了欧美市场,从中国的农村走向了国外。有了充足销售渠道的段氏工厂此时的前途看似一片光明,可永远会有一个但是发生。

几经波折,重拾信心

     2009年,段剑华几乎倾家荡产。他之前进行的交易都是以诚信为本,用的是传统的交易方式:先交货,再付钱。这种交易方式让不法之徒有了可乘之机。一次,他接收到一笔向欧洲出口大批量面具的订单。这本是一笔让他兴奋不已获利颇丰的生意。然而,就在货物已经发出,需要接收付款的时候,对方突然销声匿迹,货款也随之石沉大海。尽管寻求了公安机关的帮助,最后还是因为条件太少,没能将骗子捉拿归案。回忆起这段让他痛心疾首的经历,现在的段剑华只怪当时的自己经验不足,过于相信别人,缺乏生意上的法律知识。这个事件给段剑华带来的亏损数额巨大,工厂几乎倒闭。

然而真正的强者是不会在困难面前倒下的,这次的挫折反而让段剑华更加坚定了要将生意做大做强的决心。他没有在这场商业骗局中迷失方向,陷入悲伤,而是迅速重整旗鼓,努力弥补这次缺失,想方设法维持工厂的资金运转。在最艰难的时候,他四处奔波,到处向亲朋好友借钱支撑工厂的正常运行。几个月后,他的工厂终于慢慢恢复了元气,再一次步入正轨。亲身经历了这次风波的他也吸取了惨痛而又宝贵的经验教训,在与人洽谈生意的环节上变得更加谨慎。

到了2011年,国家环保检查标准变得更加严格,对面具生产的要求大大提高。段剑华工厂里已经做好的面具被查出全部不合格,必须销毁,停止出售。几十万的面具全部销毁,这对段剑华来说无疑又是一个巨大的打击。面对国家对产品质量要求的压力,他没有怀着侥幸心理逃避质检部门的检查,而是直面新的标准,在第一时间增加设备投入,改进技术。谈到工厂的技术革新,他扬起了自豪的笑容,眼神中充满了坚定,“我要做出更好的面具,才无愧于心,工厂才能更好。”

几番波折,他重拾信心,在困难中抓紧了所有微弱的希望,一路走来未曾在风雨中停下前进的脚步。2012年,段剑华的步维工艺品厂终于走上了正轨。现在的段剑华,正怀着最初的梦想带领着他的工厂,向着光明的未来大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