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财发布《2017中国农村互联网应用报告》:手机成为小乡村连接大世界的窗口

发布时间:2018-06-29来源:东方网字体:[]设置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应用已经成为农民生活、生产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上海财经大学昨日在沪发布的《2017中国农村互联网应用报告》显示,重视和加强农村互联网基础设施建设及其应用发展,不仅能有效地缩小城乡“数字鸿沟”、消除城乡之间的信息壁垒、化解二元结构的诸多矛盾,同时也是以数字化助推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

此前,上海财经大学社会实践“千村调查”的千余学生聚焦“中国农村互联网应用状况”,走千村、访万户、汇民情,在全国31个省、市和自治区(除港、澳、台地区)展开调研,累计获得问卷10381份,结合千村项目十年来积累的相关大数据的深入挖掘,形成了这份“互联网+”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大调研报告。

调研围绕互联网在农村地区的应用情况,项目内容涵盖农村互联网基础应用、农村消费用品网购应用、农村农资农具网购应用、农村网络销售应用、农村数字普惠金融应用、农村网络政情政务应用、农村网络社交沟通应用、农村网络教育培训应用,共八个方面。

农村互联网基础建设有进步手机成为小乡村连接大世界的窗口

调查显示,虽然作为基本通讯工具的固话普及率在农村地区并不高,仅为29.24%,但移动通讯给予了农村地区弯道超车的机会,92.98%的家庭拥有手机,尤其是原来固话普及率最低的西部地区赶超最为明显。农村地区的家庭电脑拥有率平均为44.37%,农村家庭互联网普及率为62.19%,且地区差异不明显,说明移动通讯、手机普及给农村地区带来了进入互联网大家庭的机会。4G网络已覆盖88.43%的被调研村庄,其中西部地区相对较低。

调研数据显示,村委会可以通过专线/wifi上网的比例为85.15%,以村为基础提供的公共网络服务,有地区差异,其中东北地区相对落后。农村网民的手机资费主要集中在10-50和50-100元区间段,两项占比达72%,相比农村家庭收入水平,村民认为上网费用过高。

在农村互联网各类应用中,高居榜首的是社交应用,有95.9%的网民使用微信、QQ这类社交软件。从交流沟通类应用的地区比较看,基本无地区差异。其他使用率在50%以上的应用还包括:影视、新闻、购物、音乐、信息查询。

农村网络消费有待提速农村网络销售的商务生态正在形成

调查显示,网络消费规模小,规模金额有限:有近50%被调查者表示,网购在日常消费的占比在30%以下,平均水平为27.65%;网购消费的主要产品为价格较低的服装和食品。网购消费用于生产的比例低:在全体被调查者中有超过三分之二的受访者表示,从网上采购农用生产资料及农机具占总体的比重在20%以下。

此外,来自千村调查30个定点县的调查显示,大多数县均已出现网络销售商,同时得益于政府重视县级农村网络销售的商务生态正在形成,且网络销售可使市场更透明、减少中间环节的价值充分展现,并正有效地带动创业和县域本地服务业增加。

开展网络销售的农户约为调查数的11.14%。农户在网络销售中,农产品约占47.26%,非农产品约占51%;农户网络销售产品主要来源于本地,占83.76%;相关农产品和服务主要源于零散农户,约占40%,生产仍较为分散。

相比互联网普及率的提升其他有效应用也待提高

调研显示,当前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提升迅速,但有效应用明显不足,尤其在服务农业生产、农村教育和电子政务方面应用差距更大,其中既有地区间基础设施覆盖差异、公共服务认知不足的因素,也有个体技能不够和对新技术“不放心”等既有思维羁绊的原因。

例如,被访者也表达出对互联网普惠金融等新产品本能的怀疑和不信任。报告建议多措并举,以提升农村互联网应用为重点,助推农村社会经济发展,实现乡村振兴目标。